國務院《關於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》明確提出“深化政務會議數字化改革,構建全流程智能化辦會體係”;財政部《政務信息化項目預算管理規範》將“智能會議係統”列入機關事務數字化改造優先采購目錄。傳統政務會議存在 籌備耗時長、跨部門協同低效、涉密信息管控難、決策執行追溯弱 等痛點,亟需通過智能化手段打造全流程、全閉環的智能化辦會新模式。
基於“AI+協同”理念重塑機關會議管理模式,基於DeepSeek、通義千問、文心一言等主流大模型與協同運營管理深度融合,通過 AI智能化、無感協作、文會事一體化 、信創安全等技術,賦能全會議場景,打造智能會議係統,實現 “會前精準統籌-會中高效決策-會後穿透落實” 閉環。
一、會前準備:智能統籌告別“手忙腳亂”
針對會議籌備中常見的場地衝突、材料流轉低效、通知覆蓋不全等問題,係統提供多維解決方案:
1、智能資源管理 :會議室可視化看板支持一鍵預定與智能排座,實時展示設備信息與占用狀態,簡化資源分配流程。
圖 智能助理預定會議室
2、材料協同準備:會議資料權限精準控製、領導會前在線、離線閱文,內置智能校對功能(如格式規範審查、涉密詞匯檢測)。
3、立體通知矩陣 :多平台互聯互通,重要領導默認參會,重要會議自動觸發多次提醒,支持人臉識別確認參會回執。
某省辦公廳籌備全省防汛工作會議時,係統自動匹配容納50人、配備指揮大屏的會議室,支持多地分會場視頻鏈路搭建,AI自動匯編水利/氣象/應急三部門材料,識別刪除涉密地理坐標,生成帶水印的會議手冊,通過致遠釘定向推送會議通知,未讀人員2小時後自動轉短信提醒,提升鄉鎮幹部參會率。
二、會中執行:AI秘書打造“沉浸式”體驗
辦會過程中,常常麵臨身份核驗與權限管理困難、跨部門協作效率低下、會議進程把控不足、決策執行追溯困難等難點,係統通過AI技術構建智能會議空間實現:
靈活簽到 :支持一鍵簽到、登錄簽到、二維碼掃描簽到、電子簽名簽到、人臉識別簽到等多種簽到,大屏實時更新出席情況。
進程把控 :使用坐標傳輸,基本無延遲同屏展示,異步瀏覽浮窗顯示同屏內容,實現參會人員邊跟蹤主講邊查看重要文檔。
智能紀要 :AI自動區分發言人角色,實時生成帶時間戳的會議記錄,涉密內容自動模糊處理,自動生成會議筆記。

圖 智能紀要
東部某市召開營商環境聯席會時,工商界代表通過“人臉識別”認證入場,自動分配旁聽席數字名牌,當某部門匯報超時5分鍾,AI自動在主持人大屏彈出“議程預警”提示,領導在電子文件上的圈閱批注實時同步至責任部門,會上決議自動生成備忘錄。
三、會後管理:閉環機製破解“議而不決”
係統構建“會後快速落地”機製,讓會議精神轉化為具體行動:
任務穿透督辦 :通過政務協同平台自動分發任務,實時顯示多個委辦局辦理進度。
檔案智慧歸集 :會議全過程(簽到表、錄音、批注文檔)自動歸檔,智能台賬、自動統計。
效能分析評估:自動生成會議效能評估,從籌備效率、議程把控等維度量化改進空間。
西北某省會運用係統召開督辦老舊小區改造專題會,AI將“3年內完成200個小區改造”分解為住建局(規劃審批)、財政局(資金撥付)等8個部門34項子任務,通過政務協同平台實時顯示規劃圖紙在線會簽進度、中央補助資金撥付狀態,會議決議、審批簽章等文件自動歸檔,審計部門可隨時調閱完整追溯鏈。
致遠互聯智能會議係統能夠深度應用於防汛指揮、營商環境優化、民生工程督辦等多個政務會議場景,實現會前、會中、會後的全流程、全場景智能化管理,打造“辦會流程更高效、參會體驗更便捷、決策數據更清晰”的會議管理新體驗,為組織“辦會-議事-決策”一體化閉環提供技術支撐。